大冶便民网

鸿星尔克捐5000万驰援河南,律师:如捐赠未实际履行有何法律后果

2021-07-27 15:27:36

近日,鸿星尔克因其“野性捐赠”5000万支援河南受灾群众被顶上了热搜!太正能量了!各位网友受其爱国精神感染,也开展“野性买买买”模式,并调侃誓将鸿星尔克抬进世界500强,周兆成律师也很激动,立即置办一身鸿星尔克行头。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鸿星尔克诈捐。对此,鸿星尔克官网微博,壹基金官方微博,郑州慈善总会微博纷纷发表声明对此进行了回应。很多网友问周律师怎么看待这一事件,周律师来为您解读:

第一,鸿星尔克承诺捐赠的5000万元需要实际履行吗?根据我们查看壹基金和郑州慈善总会微博公开信息,可知鸿星尔克该5000万元的由来:主要是与壹基金和郑州慈善总会签订捐赠框架协议约定“向其捐赠现金和物资,其总价值不超过人民币五仟万元整”。根据我国《民法典》、《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规定“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鸿星尔克如果签订的是捐赠5000万元的协议,则其需要足额交付该5000万元捐赠额。

但是,鸿星尔克签订的只是“框架性协议”,只是设定了一个最高限额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即使鸿星尔克公司最后捐赠的财产及物资总额达不到5000万元,壹基金以及慈善总会也无权要求鸿星尔克公司继续履行。

周律师相信,鸿星尔克在灾情之初积极投入河南雨灾的抗险救灾之中,为河南捐款捐物,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民族企业,其在后续抗灾物资的列表名单中会不断出现。同时也建议鸿星尔克面对公众的质疑,也应该第一时间将详实的捐赠计划与捐赠详情向公众公开,用透明和公开消除误会与负面影响。

第二,假如不实际履行5000万元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

对于鸿星尔克公司的捐赠行为,已经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上热搜。其直播室被挤爆,全线商品断货。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因此获得极高回报的一个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慈善捐赠中最后捐赠数额达不到宣传数额的个人与法人均无相关限制性规定,但是,企业和公众人物关于慈善捐赠的宣传却可能会实实在在影响到他们的群众口碑,并可能会因此获得可观的回报。所以,周兆成律师也呼吁国家应该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对有些虚假慈善宣传参照虚假广告进行处罚。

最后,周兆成律师想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面对灾害的传统美德。面对郑州雨灾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将热搜和关注点放在抗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来。


帅初 https://www.btchangqing.cn/shuaichu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