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02:30:02
云南的怒江峡谷,是地界第二大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层峦叠嶂,谷底则是江水奔腾、怒火如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资的生命线——缅甸公路,就横穿峡谷,从山顶乘车,盘旋而下,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峡谷底部。
在这里有一座横跨大江的钢索桥,在旁边的山崖之上,刻着三个浑厚有力的三个大字——惠通桥。
惠通桥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铁索桥,1936,新加坡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出资建造的。当时惠通桥的作用非常的大,是连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可是说是抗日战争时期,缅甸公路的咽喉之地。
1942年4月30日,日本军队开始从缅甸,向中国境内发起进攻,3000名日本军队,势如破竹,迅速拿下遮放、芒市、龙陵几个城市。日本指挥官坂口,想创造一个奇迹,
那就是把坦克从缅甸开入中国境内。
想要进入中国境内,惠通桥是必经之路,坂口决定用突袭的办法,迅速将其占领。
日本的军事行动,让滇缅公路附近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大量的败军残部、缅甸华侨、缅甸难民,都在实行紧急撤离,汽车、马车、手推车、熙熙攘攘人流混杂,一股劲地向中国内地涌去。
远征军总指挥——马崇六将军,在撤退的过程中,路经惠通桥。为了防止日本人,专门留下一个宪兵队,并让宪兵队长——张祖武,全权接管惠通桥,并下了死命令,一旦情况紧急,可以不用通报,直接炸桥。
张祖武很有战斗经验,一般让工兵在桥上安装炸药,又命令宪兵队对行人严格审查,防止日本派便衣过来,而自己则坐在桥头之上,时刻监视来往的行人。
1942年5月4日,日本轰炸保山的消息传开之后,人群哗然,逃难的民众骤然增多。与此同时,日本的三架飞机一直在头顶盘旋,惊慌的民众,慌不择路,导致惠通桥达到承受的极限,左右摇摆、起伏的相当厉害,甚至有很多人直接掉入怒江之中。
傍晚,日本的便衣,也趁机而入,紧跟难民的队伍,悄悄的接近怒江大桥,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始展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一个破旧卡车,来到桥头,想逆着人流过江。这种行为,宪兵队当然不同意,相持之下,车主何树鹏号称与云南王的三公子有关系,出言不逊。
这个时候,宪兵队根本没有理睬,直接给他两个耳光,何树鹏只能掉转车头退回来。可是更不巧的是,与另一辆车相撞,导致了交通堵塞。
张祖武,一气之下,让士兵一起直接把卡车,推到怒江之中。谁知何树鹏竟然以身护车,还哭天抢地,张祖武可不惯着他,直接将其拉到桥边枪毙。
谁知枪神一响,过桥的百姓更加的骚乱,秩序一下就乱了,惠通桥人群的重压之下,粗大的钢索已经不堪重负,发出恐怖的嘎嘎声。为了平息骚乱,张祖武再一次向天鸣枪示警。
然而就是这几声枪响,彻底改变了历史。
原来,日本的尖刀敢死队,早已经装扮成难民,距离大桥已经不足200米远。所有的难民,一心想着赶紧过桥,谁也没有察觉的“皇军”已经来临。
桥头的几声枪响之后,日本人不知道桥上发生的情况,大惊之下认为,有人暴露了他们的目标,中国军队已经提前下手,于是直接下令敢死队向前冲锋,争取一举拿下惠通桥的控制权。
一时间,怒江西岸枪声四起。
张祖武被突如其来的枪声,给弄蒙了,可是立即清醒了过来。他从枪声的密集度上来判断,来的绝对是日本兵,根据枪声远近,张祖武判断日本还没有抵达桥上,在这危急的时刻,他立即点燃的导火索。
日军急冲冲的奔着大桥而来,眼看就要抵达,可是刚迈上桥边,一阵山崩地裂的爆炸,就将大桥高高的掀起,迅速沉入怒江之中,周围日本兵也成为大桥的祭品。
一分钟,日本仅仅晚了一分钟,就结束了1942年的辉煌历史,只能面对怒江哀叹。张祖武提起一分钟炸桥,间接地保护了西南大后方,让中华民族免去了一场更大的劫难。
然而可悲的是,如此巨大的功劳,张祖武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嘉奖,反而是面对日本人,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将军们,反复争抢。先是马崇六,后有肖毅肃,两人还被重庆政府封为“文武双将”。
而张祖武,从此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只在地方史志中,还有一些张祖武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