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又一医生跳楼身亡,疑因单位压力过大

2021-05-10 02:26:01

汇商天下网

  医生不是生命的执法者,只是生命的维护者。

  据网友爆料:山东一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当天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7时左右,从9楼跳楼身亡。

  爆料者称,这名医生从上班开始,兢兢业业,口碑不错。跳楼原因疑是单位压力过大。

  历年来,这家卫生院一直坚持的是5天休班制,再加上ー个月有3-5个夜班,下夜班只有半天。医院要求正常休班一天内必须得跟主任请示,签字,一天以上跟院长请示,签字。他爱面子,不愿去请示签字。

  从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将近30年了,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公体假,都是连续高压工作,从没享受过正常的一周两天休班,直到死的前一天,他还正常上班到17点下班,回了家大概18点到19点之间,孩子顾不上,妻子也顾不上。再加上妻子生了病,承受不住压力,就跳楼了。

  今年以来,这是我们所听闻第三个跳楼身亡的医生了:

  今年2月,元宵节当天,山东某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去世,网传系在医院跳楼自杀,但官方通报没证实,只是说辞世。

  4月14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原饶平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外科主任医师陈某,在医院内坠楼身亡。这一次,当地警方发布通报予以了证实。

  

  在警方发布通报后,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医生这一行,被患者压迫,被医院压迫,被道德压迫,就是一个被压迫的底层职业……

  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常常无奈又常常遗憾的职业。药到病除,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

  疾病本身复杂多变,结果有时难以预见,医学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病更像是一种尝试的过程,同人同病同药同治却可能不同结果,这不是医生无能,而是病因太复杂。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医。医学界也没有总是能过五关斩六将的常胜将军,更多的是不断地走麦城,而好的医生就是在不断地失败中总结经验顽强成长起来的,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

  医疗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有赖于成千上万名患者的参与。但是,中国医生的悲哀就在于永远作为圣教徒被人们在精神道德上奴役着。

  大医精诚,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些无形枷锁逼迫医生必须万无一失,百密无疏,一点差池也不能有,一滴过错也不可犯,甚至医院里本是最容易死人的地方也不能死人,不管是难以预料的还是意料之外的医疗事故,都不能一次发生。

  医生完全没有了自我和现实中的体恤与尊重,一旦出事,便遭质疑,甚者连最起码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委实可笑又可悲!

  也因此,现实中,像梁山县这位村医因患者死亡而忧惧自杀的悲剧,一直以来时有发生。

  2012年,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28岁的女医生张娟,因患儿死亡,不堪忍受患者家属的侮辱和高额索赔,在家中服下了700粒地高辛以求自杀。

  2013年,一位7岁左右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送往馆陶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纠集多人打骂年仅30多岁的女医生,导致女医生在极度恐惧与绝望之下跳楼死亡。

  有同行自嘲到:

  “有的职业看起来光鲜,但是生活并不体面,譬如,医生。

  有的职业看起来不体面,但是生活舒适,譬如,自由职业者。”

  沒有想到令人羨慕的白衣天使也有令人感到唏噓的一面!

  

  医生这一行,被患者压迫,被医院压迫,被道德压迫,就是一个被压迫的底层职业……

  被患者压迫,那是因为患者的需求越来越高;被道德压迫,也是社会把医生推到了一个道德制高点;被医院压迫怎么说,难道医院的规章制度,激励政策不是更好地去保护医生,为医院长久发展而做的么,没有持久良好运行的平台,医生何去何从?一位由外科转为管理岗位的医生很不解地问。

  医生心理健康亟待重视

  抑郁症不仅仅是医生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社会要关怀和解决的问题,因为医生出现抑郁症状的话,倒霉的不仅是医生,还有病人。医生患抑郁症后,医生是直接受害者,病人则是间接受害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精疲力尽的医生。

  应该重视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县级以下医院医生的收入低压力大是普遍情况。解决抑郁症在医生中高发的问题不能仅仅靠医生自己,更要靠医院和各级卫生部门。缓解医护人员心理问题,根本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实行合理薪酬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关心医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医生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负担,为医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别是要给医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愿每位医生都能被患者和家属温柔以待。愿医患间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对医护人员有更多的宽容和包容,而不是成为压倒医护情绪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深山的鹿,不知归处;医者渡人,难以自渡。

  医者的生活经不起端详,搅乱一颗心灵,杀死一个医生,有时候,一场突发医疗事故就够了!

  天堂路漫漫,愿逝去的同仁往生安息!

  来源:医学猫、医脉圈

  医师周刊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