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日本空自高官访美太空军,这照片曝马斯克离“军火巨头”又近一步

2021-05-05 20:11:01

赚钱

  4月23日,日本航空自卫队官方账号发布了几条简短的消息,空自幕僚长井筒俊司访问美国太空军,先后造访了负责太空战的施里弗基地、负责航天发射的范登堡基地和负责军事卫星运行的彼得森基地。

  范登堡基地是美国太空军主要的航天发射场之一,一般用来发射保密程度比较高、轨道高度比较低的侦察卫星和其他秘密卫星。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太空军发射场,一般用来发射保密程度相对比较低、轨道比较高的军用通信卫星和其他航天器。一般来说,卡角基地更繁忙一些,但范登堡基地的“黑任务”比较多,绝大多数从这里起飞的军用卫星只有一个编号,连卫星性质和任务都只能靠猜。

  

  【井筒访问范登堡基地,“重型猎鹰”和“火神-半人马”入镜】

  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长如果为了军事航天情报合作的有关话题访问美国,那么前往范登堡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和协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早在2020年,美国国防部就和日本防卫省达成了关于军事航天方面的一些合作协议,从这次访问来看,美日军事航天合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但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美日军事航天的具体合作内容,而是出现在新闻照片上的两种火箭。

  在新闻当中,井筒站在基地远程控制中心大门口的C位,有4位美国太空军的军官和他一起进入镜头。在镜头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一枚重型火箭的模型,右侧的火箭虽然被挡住了,但还是基本能判断出,是美国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联合研制、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运营的“火神-半人马”火箭。而左侧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

  太空军基地不可能像玩具店一样随意摆放模型。任何一个视觉元素的出现,特别是出现在这种两军高层互访的正式场合,都有着不可不查的深意。例如,施里弗基地基地保密程度太高,空自并没有发布照片。在彼得森基地,井筒和美军官员在一颗“天基红外系统”模型前合影,充分体现了双方在共同反导方面的需求。

  

  【井筒访问彼特森基地】

  那么,范登堡基地的火箭模型,显然与马斯克最近的商业模式有关。

  目前还不知道“重型猎鹰”火箭给美国太空军提供发射服务的收费是多少,“猎鹰”9号的商业发射收费是6600多万美元,但是承担美国军方发射任务的收费在1亿美元上下。如此计算,“重型猎鹰”火箭向美国太空军的收费应该在一亿两千万美元的等级上,甚至更高。这个数字虽然有点吓人,但是和洛马公司波音公司相比,还是相当厚道的。

  

  【井筒与美国太空军空间作战总监雷蒙德会晤】

  我们知道美国军事航天发射任务是在所谓的渐进性一次性运载火箭框架下实施的。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崛起之前,这个框架之下的火箭一共只有两种,分别是德尔塔4和美国洛马公司研制的“宇宙神”5。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进入成熟阶段之后,想方设法挤进了渐进性一次性火箭框架之下,并且已经承担了为数不少的航天发射任务。然而“重型猎鹰”火箭当时还没有出现,所以并没有进入渐进性一次性运载火箭框架。反而是没有出现在背景中的“宇宙神”5火箭承担了数量巨大的军用卫星发射任务。

  “宇宙神”5的优点是运力强大、性能可靠、通用性强、交付周期短。但它有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弱点,那就是一级火箭采用了从俄罗斯进口的RD180发动机为主动力。美国国会一直想把这种发动机国产化或者寻找替代型号,但是因为俄罗斯方面交货及时价钱又公道,美国军方对它爱不释手,所以国产化替代方案一直没有真正执行下去。到了特朗普政府期间,对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偏软偏温和的,这就让RD180发动机的替代更加无从谈起。当然,特朗普败选之后局面逆转。拜登上台伊始,就想给俄罗斯一点颜色看看。虽然俄方没有被吓倒也绝不买账,但是美俄关系的恶化已经不可逆转。RD180如果不能美国制造,“宇宙神”5被放弃也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洛马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几年前就在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制新一代火箭“火神”。所采用的发动机是亚马逊巨头贝索斯投资研制的BE-4液氧甲烷发动机。然而无论是发动机还是火箭研制,进度都没有那么快,到拜登政府上台为止,“火神”尚且不能够作为一个有资质的型号来参与美国军方的竞标。而“重型猎鹰”已经发射了两次。

  这两个型号的模型同时出现在范登堡基地的会议室里,预示着美国太空军的下一轮重型火箭选型已经基本上敲定了。也意味着马斯克和贝索斯这两位互联网出身的美国产业巨头双双投身军火界,成为核心供应商。

  但是“重型猎鹰”有个问题,就是运力超出用户需求太多。“重型猎鹰”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63.8吨,哪怕是最大尺寸的“锁眼”或者“长曲棍球”卫星,也必须用一箭多星的方式才用得上这么大的火箭。“火神-半人马”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是27.2吨,只能算作是大型火箭,主要卖点是大幅度降低发射费用,从“宇宙神”5的3亿多美元和“德尔塔重型”的3亿多美元,直降到2亿美元以下。所以,两种火箭未来可能会形成高低搭配的用法。

  

  【“火神-半人马”火箭想象图】

  最近马斯克在美国政府和军用市场上高歌猛进。特别是不锈钢火箭“星船”,不但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远程亚轨道运输合同意向,还拿下了NASA的载人月球着陆器合同,把29亿美元收入囊中。如今,“重型猎鹰”火箭也有望挤掉宇宙神5,成为军方重型卫星的发射服务工具。同时,“猎鹰”九号+“载人龙”飞船的组合,正在源源不断赚取NASA的国际空间站天地往返飞行合同。相比之下,他在商业发射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已经基本到顶,很难再从其他国家的发射服务商口中夺食,只能大量发射自己的“星链”卫星。

  需要知道的是,“星链”投入巨大,至今还没有开始营业。月球着陆合同不但需要把“星船”完善成一个能坐人的飞船,还要全新研制“超重箭”把它发射到奔月轨道上,更要设计一套在轨燃料加注方案,否则“星船”就飞不到月球上也没法返回。马斯克面临着极为巨大的研发资金压力。我们尚且不知道,NASA、五角大楼和特斯拉公司一起输血,是不是足够他完成上面所有的研发活动。但可以下结论的一点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传统的宇航和防务承包商,越来越接近洛马、波音这样的老玩家,再也不像是什么“新兴商业航天企业”了。

  作者:孔新版权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内容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