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福州自贸片区:六年发展成果丰硕

2021-04-30 01:41:02

聚宝网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围绕中央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市场新活力,带动业态新发展。一个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功能突出、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完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形成。

  改革创新成效显。福州自贸片区推出17批230项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79项,复制推广到全国、全省分别有25项、105项。不断推进重大政策落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福州综保区、福州江阴港综保区;获批二手车出口试点业务、原油进口资质、江阴港肉类口岸资质、外资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许可。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推出57项投资举措,在全国率先实施“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行“一照多址、全城通办、简易注销”等18项商事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即办制”。在通关便利化方面,推出84项贸易举措,完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升级,覆盖国际贸易主要环节,口岸通关无纸化达99%以上,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小时减至5~ 10分钟,出口退税从7.81个工作日压缩至3.37个工作日。此外,推动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99%事项“最多跑一趟”。推出56组“证照联办”套餐服务,平均时限压缩至总承诺时限的52%。

  “平台+业态”亮点多。跨境电商成倍增长,构建福州市跨境电商“一平台、五中心、一产业园”的产业生态圈,引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入驻。2020年跨境电商累计进口票数678万票。金融类经济快速发展,区内15家银行机构升级为二级分行,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达3300多家,比挂牌前增长13倍。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建成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重点平台,区内物联网核心企业202家、制定行业标准123项。

  两岸融合发展局面新。福州片区对台开放不断扩大,对台金融合作不断深入,对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对台创新创业活力更足。先后推出“对台原产地证书核查机制”等23项对台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推动17个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引进4家台资银行,设立对台、离岸金融等特色业务中心10家,累计办理对台跨境业务1500多亿元。率先推行两岸出入境人员“无障碍、零等待”通关,成立对台离岸创业基地,设立大陆首个台湾社工服务中心。

  “一带一路”热度高。在畅通对外通道方面,开通27条外贸航线,其中“丝路海运”航线11条;构建“榕满欧”海铁联运通道,开通榕欧货运直飞航线。双向投资更热络。截至2021年3月,完成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2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6.94亿美元。同时,福州片区还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46项,备案合同外资金额5.87亿美元。贸易往来更密切。与4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打造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商品展示馆。区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海外仓12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前三位。

  经贸发展动能强。截至2020年,片区新增企业40688户,比挂牌前增长5.75倍。其中,新增外商投资1156个、注册资本85.98亿美元。进出口稳定增长,2020年,福州片区进出口贸易总量(口岸口径)1346亿元,较挂牌前比增50.26%。港口吞吐量扩大,福州片区2020年港口吞吐量305万标箱,比挂牌前增长36.22%;2020年海铁联运到发箱量完成3.34万标箱。金融业务倍增。截至2020年12月,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额529.62亿元,是挂牌前的13.6倍,建立本外币资金池20多个,累计结算额约70亿元。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