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8:03:03
一直一直都劝女生们,
如果你的生活中忽然天上掉下个神秘人,
那只可能是:骗子。
比如那种交友软件上认识的:朋友圈里都是靓照、阳光、英俊、肌肉男,爱宠物、尊重女士,体贴温柔,但没几天就开始跟你聊怎么带你赚钱带你飞的,那几乎百分之百是杀猪盘。
不是让你去博彩,就是让你去买期货,再不然资金困难找你周转。
1
2019年6月,
21岁的李月(化名)在南京的地铁上,认识了一名“特工”、“战地记者”。
稍有常识的人都不可能相信自己会认识一位“战地记者”,但,李月和男友洪某认识的场景很特别。
洪某和一个外国友人在一起。
那位外国友人注意到同车厢的李月——很难不注意到李月,因为她非常漂亮。
图片来源网络
洪某和外国朋友过来找李月要联系方式,洪某充当翻译。
李月注意到,洪某英语非常流利。
其实英语就算很流利,也不见得就是个厉害的事。
但加上洪某身高1.9米,皮肤白净,带着知识分子的气质,连和李月一起的同事,也对洪某印象“不差”。
随即,洪某加了李月的微信,两人开始交往。
图片来源网络
而此时,李月被杀害,已经进入倒计时。
一年多后,李月被洪某诱骗到云南边境,安排自己的两个小弟,将年轻美丽的李月杀害在山林里,并就地掩埋。
更离奇的是——这两个小弟,一个姓张,一个姓曹,也都才二十一二岁,动手做这件极度残忍的事情时,都坚信自己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曹某清,动手杀人之前,他是南京某单位的辅警。20岁。
张某光,动手杀人之前,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21岁。他认识洪某有一两年时间了,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的社团里认识。
洪某作为学长,在社团里当教官。
2
在学校期间,洪某和张某光就曾经惹出过大乱子,从而要被学校处分。
洪某应该是在这次“麻烦”中被处分甚至是被开除了。
如此说来,洪某即使是个官二代,他应该也是一个很让自己家人失望的“二代”。
洪某的父亲确实是南京市司法局的一位处长。
这在南京不算什么高职位,但实力也不容小觑。
但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如果只是考入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通常意味着高中学习很不好。
清华北大无门,南大南师也进不去,二本三本都上不了。
甚至好一点的大专也进不了。
家里人是煞费苦心,录取分数最低的大专院校里找了一所相对未来前途较好的学校。
有职业技术的背景,将来还是有可能进入海事局这样的部门。
如果这样的学校都没混个毕业,他人生真的是没啥前途可言。
实际上,一直到和李月交往期间,他都没有什么正当职业。
但显然,洪某对自己的人生构想远高于此。
之所以要着力写这一点,是后面我想尽可能分析洪某,为什么要做这样丧尽天良又损人不利已的事。
3
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洪某为什么要杀害这么一个无辜又美丽的女孩。
李月对他几乎是百依百顺。
堪称完美女友。
在两人交往中,李月叫他“宝宝”。
两人吵架了,都是李月让步。
洪某脾气暴躁,吵起来“甚至会动手”。
李月家境不错,对男朋友还非常体贴大方,同事参加过她和男朋友的共餐,那顿饭吃了2000多元,是李月付账的。
洪某在微信上说自己没钱了,李月马上就会给他转钱。
李月非常上进,大学四年级,一直在服装店兼职,下班之余还在朋友圈拍照卖货。直到要写论文才辞职。
她同时还报考了韩语和日语进修班。
在一年多和洪某的交往中,洪某对她说自己是“战地记者”。
洪某对自己的小弟张某光说,自己是国家安全局的秘密人员。并且招募了张某光是自己的“副手”。
洪某照片,来源自网络
20岁的张某光,一直在渴望自己人生与众不同,一度想去国外当雇佣兵,现在遇到昔日的学长提携,那自然是深信不疑,如犬马般任其驱使,包括——杀人。
另外一个小弟曹某(他居然是个辅警),也一直相信自己认识的这个老大,是“特工”。
他尊敬地称洪某为“黄sir”。
由此可见,洪某能把李月骗住,恐怕也不是李月没社会经验的原因。
而是他编织了一个巨大的、匪夷所思的谎言,如一张蛛网,把这三个年轻人都蒙在了其中。
之所以无法识破,很大程度就在于,没有能洞察他的动机。
他的动机,可能就是他的变态人格以及人格附带衍生的“撒谎症”。
4
多年前,我还真的认识过好几个撒谎症患者。
有男有女。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能够编织极其精美的、小说家都编织不出来的人生履历,并且充满了细节,
而编织这些谎言并没有明确的骗财骗色的动机,
他们最核心的动机,是满足自己的全能自恋。
小孙——他的网名叫者行孙。
最初活跃于一所高校的bbs上。
他总是很神秘,很含蓄,并“一不下心”说起自己在“斯坦福留学”读经济学博士的经历。
聆听巴菲特演讲并提了精彩问题的往事。
说起自己“在清华当学霸”但生活上很缺乏常识引发的爆笑往事。
他从不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身份,但是无数个“不小心”说漏的细节,总让人拼图出他出身非凡、经历极其高大上。
不是没人怀疑过他,毕竟网络上善于包装的人太多了。
但几次线下聚会后,大家的疑虑都打消了。
因为小孙非常慷慨,吃饭必须他安排场所,场所都很高档,他必须抢着买单,买单买的风轻云淡。
而且,他既没有骗财,也没有骗色。对列座的美女仅限调侃,绝不勾搭。
所以大家都逐渐相信了他真的就是一个身份特别高大上的学兄,偶尔来论坛体验一下生活的金融界精英。
直到后来被踢爆真实身份。
他确实曾经是某985学校的学生,但大二就因为玩游戏旷课太多,而被退学。
退学后,他似乎无法面对家人(巧了,他家人也是个官二代),就一直在编造谎言,说自己考取了硕士,让在外地的家人给自己源源不断地打钱。
就此在网吧里蹉跎了数年。
他斥资请客吃饭也好,论坛上装逼也好,确实没有其他任何诉求,就是希望沉浸在一种“我是精英”的全能自恋里。
在挥霍无度请人吃饭的那些个瞬间,在网络聊天里感觉对方对自己的敬畏的瞬间,就是他想要的“满足”。
他构筑的精英身份很善于就地取材。
比如,他的一位学长去了伯克利,于是他就剪裁到自己的自述里。
他的一个远房亲戚是金融圈的,他就描述成是自己的。
他非常会模仿,把这些他渴望的人生的人物的种种细节都copy下来,举止投足里不停复制,以至于,他自己都几乎要相信自己就是自己撒谎的那个人。
撒谎的结果是,他永远无法拥有任何真实的关系。
因为他的谎言经不起交往中的验证。
“你的公司在哪?”
“你家住哪?”
他的财力也不可能支持日常伪装精英的生活。而他之所以被踢爆,是因为他犯了个错。
他遇到了一位美丽热情活泼的姑娘,这一次,他没把持住,破坏了自己的“不骗色”的原则,以虚假的身份开始和对方交往。
交往到一个程度,开始谈婚论嫁,身份自然就包不住火了。
尤其是要见家长时,家长以为他在校读博士,女朋友以为他是斯坦福毕业的经济学青年精英。
发现自己被欺骗了的女朋友,愤怒地在论坛里揭露了他的真实身份,和自己的被骗经历。
姑娘尤其写到了一段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
就是在他真实身份快被她查出来的时候,他开始天天和她争吵,理由是父母不同意她和他交往,逼迫分手等等。各种精神折磨,折磨到她受不了了,他就引诱她去相约自杀,赴死殉情,来证明彼此相爱。
还好,那位姑娘最后没有自杀,而是一鼓作气查到了他的真实身份——光假身份证、假学历证书,他就做了好几套。
5
南京的洪某,和李月也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交往一年多以后,洪某已经和李月见过了父母。
再往下走,纸一定包不住火。
洪某的家人当然是知道自己儿子不是什么特工,也不是什么战地记者。估计也不知道自己儿子在外撒这样的弥天大谎。
三方对面,迟早说漏嘴。
所以,洪某极有可能已经动了毁灭之心。
蛊惑两个傻乎乎的马仔去杀掉自己的女友,是他“特工人生“的巅峰时刻,是他的变态幻想中自认为最具有权力最强大最无所不能的高光时刻。
也是把两个马仔牢牢地、永久地留在自己变态世界里的最好的枷锁。
这一刻,他真的觉得自己是特工。
洪某微信背景,来源网络
这样反社会人格的人,不可能具备真正的爱意,真正的友情,其他人都是他渴望构建的全能自恋游戏里的道具。
都是用于不断加强、满足他吸毒般的自恋的“材料”。
李月越美,越出色,他吸到的满足感越强烈:
“我多么非凡,能够让这样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子,被我驱使,甚至生杀予夺。”
至于他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反社会人格,没人知道。
无非是畸形的缺爱童年,过分强势的父亲/母亲,对孩子过高期望和要求的家庭压力,或他本身就有某些犯罪基因。
基因将枪上膛,心理选择目标,环境扣下扳机。
如此而已。
冒充国家安全人员,组织谋杀一位女孩,洪某作为主犯,死罪难逃。
写这个案子,唯有两个诉求:
1、死刑、死刑、死刑。绝不要因为他家有司法局背景,让他留得一命,否则,他的冷血,一旦出狱,必然有新的受害人。
2、人生夜路如此吊诡,女孩们,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