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突发!印度在我藏南建的大桥垮塌,前线补给困难,我们的机会来了

2021-04-14 20:28:02

赚钱

  4月6日,我藏南地区(印度实际控制)迪邦河山谷内的一座桥梁因车辆超载造成垮塌,导致印方实际控制的边境重镇阿尼尼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被切断,并影响到了印军驻军、伪地方当局和当地居民的行动。

  

  该桥梁对位于中印实控线前进地区的印军极为重要,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都需要经过这座大桥。这座大桥的垮塌,实际上切断了前线印军的陆路补给,尽管可以绕道但要花费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完,并且替代路线经常因滑坡堵塞,而此前通过这座大桥仅需几分钟。

  

  其实,早在中印边境对峙期间,印度高层就已经意识到一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前线恶劣的运输路况将导致印军补给困难,所以接连在边境地区修建了44座桥梁。但是在印度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有8座,而这里却是我国的藏南地区,印度在这里侵占了共9万平方公里土地!

  

  关于这9万平方公里土地要从1948年说起。那时刚独立的印度趁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边疆,就派军队进入门隅地区,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占领门隅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驱逐。

  

  到了1954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伪“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方地图,将中国拒绝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到1960年,印军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属于中国西藏的门隅-珞渝-下察隅地区。

  

  1959年3月22日,在西藏刚刚发生叛乱后,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称中印边界早已确定,并正式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

  1962年10月17日,印度在边界进行了炮火攻击,20日开始全面进攻。中国部队果断还击,在1月5日向印军发动猛攻,收复了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领土,在中方军队大获全胜后,主动撤退至原控制线以北20公里。

  

  在这次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收复了包括达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镇在内的藏南大部分区域。后来出于多种原因,中国军队又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内。两年后,也就是1964年,印军又重新占领该地区,从而形成了在“麦克马洪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到了1972年,印度将该“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2月,印度宣称建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这里要注意的是,中方多次严正声明,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阿邦”,并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结果是印度派军队不断越过实际控制线,进而双方进行了小规模的战争。

  

  直到今天,藏南地区争议领土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竟然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伪“阿鲁纳恰尔邦”不仅设有地方议会、警察、法庭等机构,还开设了近百所中小学校,教育内容也以印度传统教育为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边境地区,基建要比装备更重要,但印度偏偏就是无法解决这一难题。虽然印度在我国境内修建大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将帮助印军确保士兵及武器的快速机动。

  

  如今大桥垮塌了,一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前线印军将陷入孤立状态,既得不到增援又无路可退,似乎我们收复失地的机会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