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20:19:02
一个学哲学的朋友说:当一件事情只有一种声音时,在一种单一的压倒性舆论表达下,喜剧也有可能成为悲剧,这其中的对错是非就很难说了。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再来聊聊已经去世的姚策养母许敏在“错换人生28年”里到底有没有什么失误或者错处,我们试着来寻找另外一种声音。
姚策的家庭教育及个人成长支持问题
大家看到的姚策似乎成长在一个更加有经济实力、文化层次更高、生活环境更好的家庭。但是终其一生来看姚策,似乎在事业上并不成功,也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一种结果。
姚策
姚策没有类似重点大学的学历,没有考研究生,没能进入较为优越的体制内成为一个事业人员或者公务员。在自身创业上面,家里可能基于金钱上支持,姚策买房结婚许敏一家也给兜着。
但是在我们看来,姚策资质和能力平平,情商不高,感觉爱折腾还不怎么懂事。大家有兴趣可以拿他和另外一个人郭威比比看。
我们不能拿先天的基因说事,这个未免太过牵强。我们也常常说,孩子的品质和未来发展的好坏,得看自己的父母怎么教怎么支持。
在这套理论下,个人感觉许敏及姚家在教育姚策成长的道路上,算不得成功。这也间接导致了这起错换人生的悲剧朝着一种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如果论对错是非,许敏及姚家怎能一点过失也没有呢?
怎么能在认清自己儿子这件事情上如此迟钝?
人类的基因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即便母子父子差异再大,放在一起看总归有某些相似的地方,28年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及周围的朋友亲人居然不会有一点疑惑和觉察。
还有一个医学常识问题,即母子血型遵循的遗传规律。有研究发现,许敏和丈夫的血型都是A型,而姚策的血型是AB型。父母如果均为A型血,其子的血型就不可能是AB型,而只能是A型或者O型。这个问题如果是真实存在,她怎么就不去思考呢?
2020年2月中旬,姚策确诊为肝癌晚期,姚策属于“大三阳”演变为肝癌的。而,姚策在两岁时就查出携带肝炎病原体。
姚策确认肝癌
许敏说他们家族及双方亲属中就没有肝病携带者,自己的孩子从下生下来都在自己的照料下,肝病病原体怎么就上到了姚策身上,对于这种问题就没有过疑惑和思考?个人感觉难以理解。
再后来,姚策在有肝病的情况下结婚、生子,姚策和妻子泡夜店喝酒,作为一个母亲,她在其中是否没有尽到应由的责任。
在得知错换孩子之后,许敏的做法可能不及亲儿子郭威巧妙
确认姚策非许敏所生鉴定书
有时候我都在想,许敏在面对姚策前后的态度必然让她和养子姚策“决裂”,在这一点上她的亲儿子郭威或许比她情商高做得好。
至少从目前来看,郭威和他的养母杜新枝一家没有剑拔弩张,反目成仇。而郭威未来进退的余地都在,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许敏却没有这种优势。
真正的一家人
许敏去认自己的亲儿子郭威和儿媳田某和他们的一双儿女,网络上有很多他们一起的幸福甜蜜照片。母子相认到团圆没有问题,这本身是一件人间喜事。
如果姚策没有生病,各自日子过得安好,那么该怎么相认都没问题。但是姚策病了,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在这种艰难的局面里,曾经那么爱姚策并且愿意割肝的许敏认亲去了。
我之前反复说过,晒幸福什么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对比,一旦对比必然会有伤害。
养母离姚策渐行渐远,生母见面说话可能都尴尬,你这让个身在逆流中的28岁小伙姚策该如何自处?
失去姚策生命最后阶段的掌控权
在姚策生命的最后阶段,陪伴他的是亲生父母杜新枝及妻子熊磊,许敏想要见姚策连去哪里找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看到了姚策在去世前公布于众的给许敏的信,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成了许敏的错。
明眼人都知道,姚策那个时候估计说话都费劲,还能有什么完整的思路写这样的公开信,不清楚背后的文案使了多大劲儿,而这些以后可能都能拿到法庭上去当抗辩的证据,而这些对于许敏是不利的。
追查真相
我一直以为许敏在自己认定的孩子确定被“偷换”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退路,她必然需要孤军前行,并且最重要认定一个她想要的结果。
否则,他养别人家孩子28年和“割肝救子”的好人设都可能崩塌。这和去年山东高考替考替上学案子和成都大学毛洪涛案一样,最后都被认为是夸大实际和“子虚乌有”的。
追查真相,寻求公平正义没错,但是这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最终许敏失败了,并且我认为胜算不大,许敏可能真的需要承担诬告的罪名,我还真的替她担心。
通过上面的五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错换人生28年”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分开层次来看,事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不能不论青红皂白就是说郭威养母杜新枝一手“造的孽”,这个事情首先还没谱,另外郭威长这么大,杜新枝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许敏是否也需要有所感恩。
最后,期待真相真的到来,给好人一个公道,不冤枉好人也不错过一个坏人,最终能母子团聚,共享天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