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2:11:13
十年前的今天,一幅断为两截的古画“惊知己于千古”,在凤凰卫视的运筹协调下,在分离数百年后终于在台北聚首。自此,凤凰开启了“名画探案”,让三幅藏于深宫之中的国宝依托最新的数字技术浴“火”重生,穿越古代,启迪未来。
一
谁能想到,位列中国十大名画之首的《富春山居图》,竟然是一个以算卦为生的劳改释放犯画的。生活在元朝的黄公望是个贫寒的读书人,早年在官员手下当秘书,喜欢写写画画,与书法家、画家多有交往。当时名震朝野的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頫看他颇有灵气,不仅让他来观摩自己作画,时不时还点拨他几句,使他受益良多,有些长进。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连个画家的头衔也没混上。后来,他服侍的官员犯了罪,自己也连带入狱,没少受皮肉之苦。出狱后,他看破红尘,隐居山林,估计靠绘画养活不了自己,只好以卜卦为生。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不服不行。黄公望隐居在富春江一带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摹写下来,颇有今日自学成才典型的味道。到《富春山居图》创稿时,他已是78岁的耄耋大爷,古人能活到这岁数已经很奇葩,他居然眼不花手不抖一画五年,到83岁为此图作题,尚未最后竣稿,成为绝笔之作。此图一出,天下震动。人们说它得天地之精气,有物我两忘之神韵,像一首诗在天地间流动,又如一道光在山水间飞扬,梦里乾坤,胸中万壑,既天真又老辣,既陌生又熟悉。一辈子苦哈哈的黄公望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画竟然成为七百年间盛传不衰的话题和重金求购的宝物。1650年,清兵入关第六年,垂死的明代举人吴洪裕不知是国恨家仇,还是脑子断弦,竟然以一己之私,吩咐将先人传下的收藏品《富春山居图》焚烧殉葬。当日,他亲自监视,“祭酒以付火”,将画卷投入火中后,返回卧室。也是命不该绝,吴举人的侄儿趁乱火中抢画,救出了这幅已经烧断的国宝。自此,三百岁的《富春山居图》断为两截。前半卷称为《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在此后岁月,残缺的《富春山居图》在皇宫和民间颠沛流离,漂泊易主。随着国运的起起伏伏,名画也时隐时现,最终《剩山图》藏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幅名画,两岸离愁,《富春山居图》从17世纪遭遇火焚到21世纪,360年无缘聚首,也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见。这时候,有一个人发了一个愿,让这幅画山水合璧,再次合为一体。当刘长乐把这个心愿告诉好友陈文茜的时候,文茜笑道,一幅《富春山居图》,住有五个“神经病”:一是黄公望本人,是个痴狂型画家;二是烧画的那位收藏家;三是乾隆皇帝,把假画当真,把真画当假;四是烧画人之后的一位收藏家,他剃头剃到一半,有人告诉他说《剩山图》有人要卖,他顶着半颗秃头跑去买下来,那造型比周杰伦还要酷;五就是凤凰卫视的刘长乐,想把《富春山居图》合在一块展出。这幅图前面不是你收藏的,复制品也跟你没关系,合在一起你也赚不到任何好处,你干嘛这么发神经?一天到晚跑来台北,又奔波北京,奔波浙江,到处跑来跑去,受到冷遇也痴心不改。的确,合展并非易事,有政治藩篱,有文化差异,有不同的法律约束,有展地之选,每一桩每一件都需要沟通协调。刘长乐为促成此事,不懈奔波了十年,磨平了几双鞋底,趟平了不少坎坷,但问题仍有一堆。刘长乐不灰心,他说,我就是想让人们知道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魅力,这是华人的血脉与灵魂。《富春山居图》是一种象征,本是祥和山水,却遇命运坎坷,我想让人们知道,两岸同根,三地同种,一幅画的合璧可以让两岸度尽劫波,连在一起。
刘长乐与周功鑫院长在台北故宫终于,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特展》于台北开展。不仅《剩山图》和《无用师卷》放在一个柜子中合展,通过多媒体技术“合璧”的复原图也引无数赞叹,台北故宫院长和浙江博物馆馆长在展会上相聚欢颜,相约继续合作。
合璧的富春山居图数字版刘长乐感慨:《剩山图》装箱运来台湾的时候,飞行时间不过3小时,但是它跨越了660年、360年和60年,这三个无言的数字有无尽的沧桑,使得《富春山居图》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日趋辉煌,山高水远。台湾文化大师李敖为了合璧展,不仅亲赴浙江省游说,还专门在台北做人文讲座。他说:“经过千辛万苦,两个图合并了。如果《富春山居图》有灵魂,361年以后它会怎样想?会'惊知己于千古',惊叹在百年以后遇到了知己。同时可能隐含了一个象征,政治氛围把海峡两岸分开了,可是这张名画居然能够珠联璧合,把两岸合在了一起。”如今,通过高科技合璧的《富春山居图3.0》呼之欲出,正期待着一飞冲天。
二
《清明上河图》故宫展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从开封到纽约》,通过回望一千年前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开封,感叹历史如过眼云烟。那么,宋代都城汴京到底长什么样?街道有多宽?人们吃什么,穿什么?据说,宋朝没有花生,没有土豆,没有玉米,没有红薯和胡萝卜,甚至也没有辣椒。不过,汴梁城中,东坡肘子还是有的,羊肉是必须吃的,孙羊店的好酒也是可以让人陶醉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五米长卷《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还原了大宋朝的胜景。这幅沿着汴河两岸一路展开的风俗画卷里,人物众多,行业不同,骑马行船,楼宇笙歌,好不热闹。不过,1000岁的开封距离我们确实有点远了,欣赏此画需要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否则只能雾里看花,不明就里,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清明上河图》怎样消除欣赏的“盲区”与“痛点”,把业内专家的满肚子学问传递给普通民众,让文物变得易懂好玩,活色生香?凤凰卫视提出了以科技、文化、艺术三大元素让古画“活起来”、“动起来”的创意。此次策展与执行的机构是凤凰数字科技与凤凰艺术,幕后推手仍是刘长乐。刘长乐是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长久以来,凤凰卫视与故宫保持着良好关系。《清明上河图3.0》的展演形式具有创新性,从双方达成合作一直到选择展览场地,甚至展演的演奏乐曲曲目和穹幕视频制作,刘长乐倾情投入提出几十条修改意见。他们与故宫博物院一拍即合,运用3D(三维立体)、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手段,打造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让观众瞬间“穿越”千年,一步梦圆大宋。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我们希望以现代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基因,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近传统。”
故宫展-球幕影院2018年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展演开幕。在开幕式上,刘长乐说:“凤凰卫视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做文化自信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在这一点上,我们与故宫博物院志同道合,殊途同归。我们共同希望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展演手段,使《清明上河图》能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使《清明上河图》成为与世界沟通和共鸣的一个特殊“媒介”,传递中华文化之美!”
故宫展-盛世长卷步入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临时建立的1600平米的展厅,只见长36米、高4.8米的《清明上河图3.0》巨幅互动长卷在墙上缓缓流动:河水喧哗,驼铃叮当,车辚马啸,浆声灯影,人头攒动。为使画中814个人物、83头牲畜、29艘大小客货船、20多个推车乘轿和180多棵树”动起来“,故宫的权威专家对画中人物的职业和历史故事进行了考证、解读;5位美术师历经3个月对原作进行了影像绘图、抠像、修补;20余位画师历时400多天,全手绘动画20万余张;10多位合成师历时180多天,合成空间图层逾6000层;单次渲染输出时间超200小时;数字内容总分辨率达104527*5000,约为普通家用电视的140倍。
故宫展-孙羊店沉浸剧场画中最气派的大酒楼孙羊店被打造成沉浸式剧场,观众与虚拟角色交织互动。随着一声“上船啦”的招呼,人们踏入直径10米的球幕构成的“船体”,在多轴平台的4D座椅观看270°影片,仿佛置身夜泊汴河的船上,在灯影与河水的摇曳中,梦回大宋。而那一条“雨巷”,采用LED互动地屏,随着观众脚步,在地面上浮现片片涟漪。观众通过触碰4K高清滑轨屏可以获取画卷每一处的历史信息……在现场,年轻人的手机不仅仅是一台“照相机”,更可以参与到多种有趣的交互环节中,线上与线下的连通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策展之初,凤凰就提出了“超级链接”的概念:传媒与文化链接,文物与技术链接,文化与市场链接。他们联合阿里巴巴通过AR的方式,将北宋风俗、历史信息注入天猫超市快递箱,让文化直接触达7000万用户家庭。联合京东“触摸失落的文明”公益活动,以年轻人喜爱的SNS游戏方式,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获446万用户参与。联合“作业帮”打造开设《清明上河图3.0》互联网直播,推出《北宋知识大考验》,有超过350万中小学生挑战互动。传统文化通过新的媒介飞入寻常百姓家。《清明上河图3.0》成为故宫有史以来接待人数最多的临时展览之一,半年接待了141万观众,最多时一天超过了25000人。一位远道而来的老人,坐在轮椅上边看边哭。她说,年轻的时候曾和丈夫相约将这幅作品完整地描摹下来,可惜丈夫走得早,这次看到清明上河图在眼前动起来了,人生的愿望也算是满足了。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是孔子第七十三代传人。意大利卢卡市的市长说,回去之后,他的城市也可以用3.0的方式来展示文化遗产。达利基金会主席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大家都非常好奇,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了解中国,《清明上河图3.0》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后,《清明上河图3.0》在国家博物馆、广州、绍兴、太原等地展出,2019年7月,《清明上河图3.0》赴香港展览,这是刘长乐与故宫商定的国际巡展的首站,虽然遭遇香港社会动荡时期,机场瘫痪,地铁停运,民众生活及出行受到严重影响,但仍有近十万香港市民前往观展。
三
《千里江山图》澳门展“谁的青春有我狂?”18岁的少年王希孟简直就是神笔马良转世,生猛、叛逆、狂放、豪迈,大笔一挥,成千古绝唱。他的《千里江山图》绚丽夺目,气宇轩昂,出人意外。真可谓一揽众山小。然而,王希孟不会想到,千年之后,一群与他同样意气风发、纵横开阖的青年才俊正在续写他的辉煌,丰富他的经典,让这幅古画以另一种形式涅槃重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卷震烁古今的山水巨作,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色青绿叠翠。徐徐展开长卷,浩渺烟波中千山林立,江河纵横,远观山峦起伏气势宏伟,近察一屋一木精巧秀丽,既有写意的空灵,也不乏工美的精巧,被誉为“九百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相传王希孟是宫中的小画匠,因为近水楼台,又颇有才气,得到了宋徽宗的亲自指点。宋徽宗是丹青高手,画被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书法独创瘦金体。今天咱们印刷品上的宋体和仿宋字,就脱胎于宋徽宗之手。天才老师与天才少年一碰撞,不过半年,王希孟就画出了《千里江山图》。令人惋惜的是,王希孟如天上的流星般,耀眼地一闪,就不见了。二十岁上,他死了。也许,上天给他的使命就是为人间留下这幅画。就像一场梦,来的美妙,去的干净。《千里江山图》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大量使用贵如黄金的石青石绿矿物原料,虽然色彩夺目,但因是绢本,颜料较厚,且年代久远,变得十分脆弱,一旦展开,不仅颜色容易剥落,绢丝也会断裂。故一直深藏故宫之中,100年来只展出了四次,即使是研究人员也很难一睹真容。有幸看了此画的陈丹青说,他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脑袋就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看得像个傻子一样,实在是太辉煌。”“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那每个局部都可以成为一幅画,充满了细节。”
《千里江山图》2017年9月15日,《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隆重展出,刘长乐受邀前往一睹真迹,为之震撼,有了《清明上河图》与故宫的成功合作,刘长乐对《千里江山图》的展览有了更多的创意。《清明上河图3.0》故宫首展获得成功之时,刘长乐对《千里江山图》数字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策展创作团队对原作要有丰富的演绎,设置更多展览互动区,最好融入8K等高新展示技术。正是因为如此,凤凰卫视数字科技团队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创作了长36米,高6米的《千里江山图3.0》。科技青年们以同样的生猛与想象力,用实时分层渲染的三维引擎技术,对原画山体、建筑等元素进行3D模型创建,按“行、游、望、居”四大主题,高清呈现原作的细致笔墨,以多通道相机融合、弧幕布景系统、季节环境转换等方法,使画中的一百多组山体,两百多只船舶,五百多个人物、动物全部“动”了起来,让观众立体感受华夏山河的秀丽壮美。制作过程中,刘长乐多次到策展工作室对数字多媒体、互动体验、空间陈设、实物展示等不同呈现方式提出很多具体建议。
《千里江山图3.0》数码艺术澳门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之时,《千里江山图3.0》数码艺术展在澳门开幕。此后又分别在北京、南京、常州等地展览,观众八万人左右。共分为六大板块,一是讲述王希孟、宋徽宗历史故事的文化展区《相望相闻》。二是展示复制版《千里江山图》的《无限江山》。三是将原画中的山水和人物动态展示的数字长卷《太平江山》。四是感官体验墙《远听山色》。五是互动体验空间,包含《心相山水》《人间词话》《大象无形》《弦外幽深》等多个交互项目。六是宋“潮”游乐园。从视觉、听觉、触觉、静态、动态、游戏环节等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开发古画奥义。光景交错间,画卷如时光长河缓缓流动,清晨、黄昏、雨景、静夜,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各色人等迎面而来,圆月在江面洒下碎银,水波中龙游鱼跃、树影摇动,引得观众惊叹驻足。
16岁的澳门少年缪信恒面对画作,将一只手搭在额前眺望,还没等把手放下,一个“望”字突然浮现在画面上。另一位少年黎承颖在体验区依次踩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时,墙壁上浮现出了这首词的全文。《千里江山图3.0》还会根据时间变幻季节与白天黑夜,许多孩子要求父母在展馆搭帐篷露营,观看千里江山的寒来暑往、物换星移。展会的糕点也被制作成画中青山的样子,好看得让人不忍心吃下去。更奇特的是,孩子们可以用手机在大屏幕上放飞风筝,观众可以在屏幕上自由移动山水、桥梁和建筑,随心组合,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千里江山图,还可以篆刻自己的印章,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朋友。这种互动,让无数人产生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渴望。就在刘长乐在澳门陪同时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一行参观《千里江山图3.0》展览时,敦煌研究院携手凤凰卫视共同推出“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世纪坛悄然布展,等待盛大开幕。是年底,连同《清明上河图3.0》广州展,凤凰卫视举办三场传统文化数字化展览同时境内外开花。弘扬中华文化,是深深刻印在刘长乐和凤凰团队心中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在其引领下,凤凰卫视科技团队的艺术家、设计师与工程师有强烈的企图心,希望通过新兴科技、人工智能与文物、艺术、教育、军事、城市建设等领域良性互动,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与衍生品,依托凤凰卫视全媒体的影响力,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四
美国作家房龙在他的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在某个高地的北部,耸立着一块巨石。它有一百英里高,一百英里宽。每隔一千年,就有一只小鸟飞到这块石头上,磨尖自己的嘴。当这块石头消磨殆尽的时候,永恒的时针才转了一圈。世间万物,流变更替。所谓永恒,就是与时空一起变化运动,适者生存。人类四大古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其他三个都衰落了,唯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发展。凤凰卫视所创造和所希冀的,就是打造通往远古那一段段真实存在的鲜活历史的钥匙,就是投出探索未来文化复兴的问路石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世间没有永恒,只有华夏子孙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与呵护。永恒其实就是一种坚持。种子正攥在自己的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