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二十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乡村中小学撤并,是否违背了教育初衷?

2021-04-06 12:01:28

篮球直播cba直播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教育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的资源配置,三五成群的孩子背着书包,走在晨光中,成为乡村最有朝气的风景。村小学承载着一个村的希望,是梦想升起的地方。乡中学则是一个乡文明的窗口,文化的园地。到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搬迁到了城市,农村中小学生源锐减,国家经过论证、试验,采取了撤并学校的措施。现在一个乡基本是一、两所小学,几个乡一个中学。

  时间是最好的评判者,二十年过去了,今天,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看看农村撤并学校出现的弊端。

  

  一、师资配备事与愿违。撤并之初,的确是通过选拔聘用了一些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可是这些人有能力有水平,自然也不甘心安于现状,几年后,其中的不少人通过调动或招聘进入城区。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缺编日益严重,不得不招聘新人来充实,新招聘的年轻教师业务熟练后,因为多数在城市安家,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必然产生进城工作的想法,我们阻挡不了学生进城读书的脚步,当然也阻挡不了老师进城工作的愿望。目前,农村中小学师资又出现了老弱病残的局面,成为老教师养老,年轻教师练级的所在。

  

  二、国有资源浪费严重。在上世纪末轰轰烈烈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中小学的教室、宿舍、操场、食堂、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基本达标。撤并后,或者以极低的价格拍卖,或者闲置,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造成了国有资源的流失浪费。每当我们路过曾经书声琅琅,现在却满目荒凉的校园,一种痛楚油然而生。

  

  三、教学质量下滑,生源逐年下降。因为师资配备的问题凸现,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成绩下滑严重,和城区学校的距离越拉越大。家长们渐渐对学校失去了耐心和信任,更多的农村子弟涌入城市公办和私立学校,原来撤并之初一千多人的学校现在剩下不到三分之一,随之而来的教师超编严重等问题出现。

  

  四、学生身心健康堪忧。农村小学从一年级就住宿,离开了家长的呵护,孩子的饮食起居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虽说营养配餐,各地发现的黑心校长、主任、食堂管理员克扣学生用餐费,以好充次,购买变质过期食品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孩子很小就得了胃病,宿舍内的显性和隐形欺凌给孩子心理和性格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五、加重了家长负担和学校管理难度。本来可以就近入学,回家吃住,家长现在得花费校车费,伙食费等。因为要管理学生,学校值班老师晚上十一、二点钟休息,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很正常,学生长期集体生活,校园矛盾纠纷频发,班主任和校领导要经常处理这些事务。

  

  看看日本是怎么对待教育的,我们会肃然起敬为之汗颜。12岁的少年涉谷新因为父亲工作的调动来到了这个小岛上。岛上没有学校。酒田市教育局知道了这个事情。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立刻从其他中学调了5名老师去飞岛中学任职。3年来,飞岛岛民和中学的5名老师,都参与了涩谷新的全部教育。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涉谷新给予爱意与善意。

  

  教育不是产业,不能用合不合算来决定学校的去留。一切为了孩子,我们的教育才会去除功利;为了孩子一切,我们的教育才会不再浮躁;为了一切孩子,我们的教育才会实现平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