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5:00:00
原标题:将自己“钉”在堤坝上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蔚文琴
本年防汛期间,安徽芜湖县红杨镇西河社区党委书记徐金华总是冲在离洪水最近的地方,将自己“钉”在堤坝上,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产业宁静。
7月6日,青弋江水位连续上涨,形势紧急,徐金华立刻行动:“快打电话通知,除在册的101名防汛应急队员外,17个片区各2名壮劳力组成抢险突击队,马上到社区集合。”
徐金华和党员干部一起,第一时间转移旱桥船埠外的群众。在赶到李德伦老人家时,老人还在收拾衣服,“这些别弄了,社区都有,快走!”说着,徐金华脱下自己的雨衣,往老人身上一裹,背起就往安置点转移。
7月6日晚,大雨倾盆,西河五陶站超包管水位0.24米。20时40分,井塘埂、八面佛堤段滑坡管涌险情并发。其中,八面佛堤段是沈公圩最大的险工险段。徐金华赶到八面佛堤段,发明外堤滑坡严重、内堤管涌迅猛,随时有决口伤害。雨夜堤坝湿滑,无法直接背运沙包下堤,只能放开彩条布将沙包向下滑。但是,面临湍急的洪流,谁敢将彩条布送下去呢?徐金华绝不犹豫地说:“我下去!”话音未落,他就抓着彩条布一端,开始从陡坡向下爬行,只见他用力放开彩条布,接过滑下的沙包压实双方,再下桩固定底部……
不能歇是徐金华的性子,歇不住是他的习惯。2016年,徐金华因患胃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胃,长时间的熬夜、下水、淋雨和抢险,让原来就患有高血压的他,血压升至伤害值,加上手术留下的后遗症,7月10日,带病作“战”的他累倒在圩堤上。刚缓过来一点,他爬起身又接着干。“确实累,但不能歇,随时都可能有险情产生,水不退,心里这根弦就要一直紧绷着,老黎民的安危端赖着我们呢!”徐金华说。
17个片区,23个日夜,徐金华累计排查险情42处,宁静转移安置群众47户53人,救助受灾群众39户1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