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便民网

3月2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2021-03-30 15:00:00

快速赚钱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意见》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意见》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意见》指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要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合理确定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重点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意见》还就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出具体要求。

  韩正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21日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韩正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韩正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态度是坚决的、行动是有力的。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各国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尽管这是一场硬仗,但中国一定会践行承诺,采取有力举措,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转变用能方式,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韩正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同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继续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也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何立峰参加开幕式。

  我国水资源集约利用取得显著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目前我国节水水平已经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水利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维持在6100亿立方米左右,北方部分省份用水量实现零增长,南方丰水省份用水量也进入微增长阶段,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十三五”期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了24%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显著提升。

  据测算,到2025年,全国总节水潜力为298亿立方米,“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深度节水控水。

  各方推动RCEP明年1月1日生效

  记者今天(3月22日)从商务部了解到,目前中国、泰国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的核准。RCEP15个成员国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协定,推动协定于明年1月1日生效。RCEP成员国总人口22.7亿,经济总量26万亿美元,均约占全球的30%。

  国际铜期货首次交割顺利完成

  今天(3月22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铜期货首个合约BC2103顺利完成交割,交割量6225吨,金额3.7亿元。国际铜期货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为全球铜产业链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

  当地时间3月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国外完成建设的首台机组。并网后该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当地100万人口的全年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和3月20日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目前,嫦娥四号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累计行程682.77米,获取了一系列探测数据。

  我国研发软体机器人首次突破万米级深潜

  由我国研制的仿生软体机器人日前首次实现在全球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海自主驱动。该款机器人受深海狮子鱼启发,所研制的电池和高分子人工肌肉无需耐压外壳就能承受1100倍大气压的万米深海水压,这项研究有望大幅提升深海智能装备的应用能力。

  22部门联合部署打击非法社会组织

  民政部等22部门今天(3月22日)联合印发《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要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得与非法社会组织有关联,新闻媒体不得宣传报道非法社会组织活动,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不得为非法社会组织提供便利等,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防范意识。

  2471.4亿元新西兰原产货物享惠进口

  海关总署今天(3月22日)公布,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自2008年10月生效至今,中国企业享惠进口新西兰原产货物2471.4亿元,年均增幅23.1%;关税减让283.9亿元,年均增幅31.5%,进口成本持续降低。我国企业享惠出口新西兰货物136.5亿元,主要为家具寝具、服装等。

(文章来源:央视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大冶便民网版权所有